五星家庭的事迹材料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想拟事迹材料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星家庭的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星家庭的事迹材料1小刘夫妻俩注册恒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他们经营企企业遵循“以人为本、诚信经营、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宗旨,赢得了客户信赖。现拥有总资产千万元,占地面积八千平方米房产,现有员工100人,成为新左旗流通企业及宾馆酒店中的龙头企业。
二十几年如一日,“求实创新、诚实守法”做为企业的树立诚信品牌经营理念,积极主动缴纳各项税费。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兢兢业业、艰苦朴实,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他们不负众望为百姓创造就业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为新左旗经济建设发展舔砖加瓦,发挥微博之力。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他们夫妻两互敬互爱,孝老爱亲,帮助邻里,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因母亲患癌症疾病多年,照顾老人的事情都落在他们夫妻两身上,作为家庭的长子,他们以身作则,做表率,孝敬双方老人同样做得十分出色。夫妻俩同舟共济,相互支持,诚实经营和家庭取得了双成功。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他们不仅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潜质。时时关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用心要求进步。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状况。现如今他们的子女学习成绩好,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传承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他们夫妻俩有着一颗爱心善良,乐善助人的情怀,在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他们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抚养孤寡老人,慰问军警、老年体协、贫困大学生直至大学毕业学业完成。赞助社会各项事业共25万余元。
恒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壮大了、恒泰多个家庭富裕了,他们富而不忘回报社会,每年都拿出资金捐助公益事业。经常照顾孤寡老人生活起居,物质和金钱帮助和关爱。
小刘夫妻俩在每次招工时总是把“优先招收困难家庭妇女和子女”这句话写进“招工简章”,先后安置多名困难庭家妇女和子女再就业,引导她们走出家门,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在工作上他们关心员工的疾苦,并在工资、福利待遇、缴纳养老保险,岗位培训、学习深造、提拔重用等方面对弱势群体优先照顾,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在经济上给予重奖,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勤奋学习,创业敬业的精神。他们与兄弟姐妹相处融洽,互相帮忙,其乐融融。
现如今,他们一家遵纪守法、诚实信用、敢于竞争、艰苦创业、用心奉献、家庭和睦、勤俭节约、邻里团结,连续多年被评为“最美家庭”、“全国优秀分销商”等荣誉称号。
由于小刘、刘静伟一家待人热心、一心为民、家庭和睦,提到这一家,人们总会伸出大拇指:“这样的好家庭,没的说”。
五星家庭的事迹材料2小赵同志,女,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45岁,虎林市东诚林业工作站高级工程师,现抽调到林业局财务股,从事记账员工作。小赵家三口人,丈夫是忠于职守的铁路值班员,女儿是品学兼优的虎林市第一中学学生。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她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国敬业、廉洁自律、孝老爱亲、家庭和谐、诚信友善、乐于奉献、勤俭持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文明、和睦、幸福、美丽、文明家庭。
爱岗敬业、廉洁自律
小赵是一个工作积极肯干,勤俭节约的人。在林业站工作期间,主要负责林业技术和记账员工作,她认真学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专业技术知识,是名副其实的业务能手。基层单位人员少,任务重,技术工作繁琐,每天贪黑起早,上山下乡,内业、外业技术精湛。她做的调查设计数据详实,准确,深受广大林农的信赖,在为广大林农服务中,从不收受任何礼金和物品。在从事财务记账员工作中,计算精准,无误。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服务,经常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她从不乱花每一分钱,节约用纸、用水、用电,单位的打印纸从来都是双面用,订过钉的单独订起来用做记录本……
孝老爱亲、家庭和睦
小赵是一个温暖孝顺的好女儿、好儿媳。她们夫妻双方姊妹离老人都比较远,她就主动肩负起照顾父母和公公婆婆的重担。她的父亲多年前检查出肠胃不好,脑血栓病,虽不是什么恶疾,但走路非常不便。医生叮嘱多吃面食,必须坚持每天锻炼。家住二楼,平日不善面食的母亲犯了难,跟着也生了一场大病。她一再劝慰二老不必担忧,有她在,一切会好的!爱重在陪伴——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小赵每天早早起来,做好家里的早饭,叮嘱好孩子吃饭、上学后,准时赶到父母家中,给他们洗衣服、打扫卫生,做蒸馒头、烙饼等面食,陪他们散步,锻炼身体,在她悉心的照料下,两位老人身体恢复的非常快。她还经常和爱人一起,买些吃的、穿的、用的,带着孩子探望公公、婆婆,有时,爱人工作忙,她就带着女儿两个人去,深受公公、婆婆的喜爱。她每年都会陪着老人定期做体检,检查老年病,双方老人都为有这样的好女儿感到欣慰!小赵在家里也是一个非常称职好媳妇、好妈妈。在女儿的教育中,她常对女儿说现在正是在学本领的时候,本领包括许多方面,不仅仅是学会各种文化知识的事情,而是首先要知道怎样去做人,要“自信、自强、自立,有感恩的心,尊老爱幼,先学做人。”;要有孝心,有决心,有毅力,不放弃;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要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够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中,尽快的调整好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孩子步入初中,学习任务繁重,她晚上还常常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孩子的每门功课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小赵对家庭的付出,让常在铁路战线值班的爱人免去了后顾之忧,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闲暇时间,主动承担起部分家务,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诚信友善、乐于奉献
小赵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教导孩子要爱惜书籍,自己不用的书可以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用过的作业本背面可以用来做演算纸,孩子穿小的衣服,八成新的都清洗整洁、熨烫平整送给周围同事和邻居家的孩子……不管左邻右舍,还是同事谁家有什么困难,只要她知道,都会去帮忙,在全市举行的爱心义卖、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赵家庭用她们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赞扬,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她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干部,更是我们女同志的一员,她的家庭是我们的骄傲,小赵家庭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好榜样!
五星家庭的事 ……此处隐藏4691个字……区文体新广局任财务科负责人,她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工作中既勤勤恳恳,又坚持原则,为林区文体新广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林区文体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全区篮球赛、运动会,国际徒步大会,环湖自行车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早到晚的为单位忙碌着,如今又在为冰雪世而奔忙。她的乐观的工作作风,不断地感染着身边的同志们。夫妻恩爱、教子有方
小刘夫妇俩自打结婚以来,从未红过脸吵过架,遇到矛盾,夫妻俩也总是相互避让,等到火气过后,总会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所以在孩子们面前树立了很好的家长形象。恩爱之余,两人便把教育子女作为自己的大事来抓。她夫妇俩对子女的文化教育特别重视,经常教育自己的女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是一个对社会对单位有用的人。每天除了工作就是陪伴女儿。在他们的影响下,其女儿每年都是班上的学习标兵,还被选为班了的学习委员、学校的文明礼仪检查组成员,让很多同学家长羡慕不已。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是这个家庭的一大特点。
崇尚科学、诚信文明
该家庭的思想较为开明,对一些不文明的陋习非常反感,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从不迷信。一家人诚信待人,从未发生欺骗他人,做有损害形象的事情。每天准时收看电视新闻,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开拓自己的视野。鼓励孩子观看有助于学习的课外书籍和电视节目,了解一定的社会自然、科技知识。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做到言传身教,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相信小刘的家庭通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积极进取,和睦相处,不断完善,工作和家庭生活定能再上台阶,共获美满。
五星家庭的事迹材料6西宁有这样一家人,从1995年开始一家人办了份家庭报纸,目前已经出了20余期。不仅如此,这个有14口人的大家庭还办了一台春节家庭喜乐会。喜乐会上,他们包饺子,玩游戏,共唱名为《我爱我的家》的家歌。一个大家庭,十几个成员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在当今社会实属和谐之音,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家一起办家报,创家歌,把日子过得多姿多彩,让人在称赞之余,又生出羡慕,这就是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小祝一家。
小祝家庭三代共有15口人,多年来,全家人团结和睦、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积极进取,努力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创建和谐家庭。小祝,余昌桂老两口退休前都在省市文化部门工作,这也为这个家庭建立独具特色的家庭文化奠定了基础。
1995年7月,为了更好的促进家庭文化建设,在全家人的倡议下,一份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祝家《家报》试刊号问世了,从此,一期接着一期,凝聚着家中每个成员的深情和厚爱,《家报》紧紧围绕家庭文明建设,自己撰稿、自己编辑、自己打印,从“谈心亭”到“家常话”,从“个人谈家”到“读者来信”,从“书画欣赏”到年年评比的“家庭十大新闻”,有的写教子,有的写妻颂,有的写母子情,有的写姑嫂爱,《家报》成为全家人抒怀和练笔的一块阵地,成为家庭成员相互沟通的桥梁。
十多年来,《家报》的内容不断丰富多彩,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到目前为止,《家报》已先后印发20余期,《家报》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读者也由过去仅限于家庭成员和直系亲属逐步扩大到家庭成员的朋友、领导,原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对《家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家报》是促进家庭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好形式和良好载体,《家报》为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灵沟通搭建了有效桥梁,起到了学校和社会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除了创办《家报》外,这个家庭成员还结合家庭特点,围绕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举办了一系列家庭文化活动。青海山川秀美、文化多样,素有大美青海之称。在家人的倡议下,家庭摄影展应运而生,“草原风光”、“经院”、“雪韵”、“园中人”、“一点红”等一大批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摄影作品相继推出,2002年春节“家庭首届摄影展”隆重开幕,精心创作的313副作品呈现在家人面前,全家人看着自己的作品入选参赛,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摄影创作又引发了小祝老人的绘画创作热情,他利用充裕的退休时间,参加老年大学绘画班学习,创作了一批富有生活情趣的绘画作品。并将多年创作的诗歌、散文、绘画作品汇集成册,出版了《高原情》诗文集。
新春佳节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节日,围绕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的新春佳节,特别是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创造一个欢乐文明的家庭节日气氛,从1995年起,每逢新春佳节都举办家庭迎新年联欢会。节目丰富多彩,有老两口演唱的“夕阳红”、童声四重唱、夫妻合唱、相声、数来宝、顶气球、猜谜语等等,在欢声笑语中把家庭联欢会推向高潮。在美好的季节里,家人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享受美好的田园风光,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家是驿站,是每个人风雨人生中最可靠、最温暖、最甜蜜的港湾。随着家庭文化的丰富多彩,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由家长小祝作词,青海作曲家王洪光谱曲的《家歌》也随即创作出来了,全家人每逢家庭连环晚会上都要集体合唱,从中得到愉悦,汲取力量。歌词中这样唱道:“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互相体贴,互相关怀,同甘共苦,贫富相依,家给我情,家给我爱,家给我力量和希望。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我有一个可爱的家……我有一个美好的家……我爱我的家”。这首歌唱出了全家人的心声,唱出了全家人的追求。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小祝一家人在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每当家人团聚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说国事、说家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开展有益的漫谈,有时甚至父子、夫妻、兄弟、姊妹相互辩论,探求真理,辨明是非,消除封建式的耳提面命的家教方法,大家感到心情舒畅,形式活泼,气氛宽松,这种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文化氛围感染和熏陶着家庭的每一位成员。
2012年,已80高龄的小祝老人在家不慎跌倒,经医院诊断为双侧慢性硬膜下水肿,住院三个多月,期间,全家人悉心照料,关怀备至,特别是三个儿媳妇和女婿在丈夫,妻子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照料公公、岳父的义务,从办理住院手续,到费尽心思调剂饮食,从千方百计寻找药品,到熬夜守护,尽心尽力,使老人身体得到康复。在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和妯娌关系,小祝的女儿祝萍有三个嫂子,多年来的相处增进了亲情,有矛盾不回避,有困难互相帮,情同亲生姊妹,她在《家报》“姑嫂情”的文章中说到:“我很庆幸有三个好嫂子,在嫂子们身上,我学到了她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对老人的百般照顾,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我的嫂子就像姐一样亲,我有三个比姐还亲的好嫂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家有事大家帮,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亲情关系。
在努力建设家庭文明的同时,全家人还关注社会,回报社会,青南地区发生雪灾,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南方地区发生冰冻灾害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捐款、捐物、心系灾区,奉献爱心。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小祝一家人在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文化氛围感染和熏陶着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这是一个家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的实践和诠释。
文档为doc格式